2011悅閱欲試徵文開始了!

~100-101教學卓越計畫2-5-1.閱讀與您為伴~
指導單位:教育部技職司 .主辦單位: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 .承辦單位:圖書資訊館
徵文時間:2011/3/28(一)~5/25(三)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NO.12「食物與文化之謎」讀後心得

適於思索或適於食用

人類對於肉食的渴望到底天生的抑或是後天養成?「無肉不歡」這應該是很多人的寫照,但是吃什麼肉?為什麼印度人不吃牛肉而猶太人、穆斯林不吃豬肉?為什麼有些地方的人會吃蝗蟲、蟋蟀、蛆….等等昆蟲?或是為什麼中國、韓國會吃狗肉甚至貓肉但西方人卻將他們視為心靈伴侶之一?在本書中作者以他的觀點對於這些問題提出了合理的解答。

本書分為十一個章節。在首章中,作者先提出了他的疑問:「食物傳達了某些訊息,並且具有象徵意義。但究竟先出現的是什麼?是訊息與意義?還是愛好與嫌惡?」作者以「成本效益」來估算為什麼在不同地區或信仰不同宗教的人會選擇吃或不吃某種食物。然而,並非每個地區的成本效益計算都是以營養和當地發展的效益來考慮到底適不適合吃這種食物,對於現代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適合吃的」極可能就是「適合賣的」,而非從人體真正的需求來考慮吃不吃。

吃與不吃的抉擇

這一個部份佔據了全書大部分的篇幅,作者提出了牛肉、豬肉、馬肉、嗜乳與厭乳、包含昆蟲、爬蟲一類的小東西、狗、貓、野狗及其他寵物,最後世人,一一探討為什麼各地區、各宗教會對於這些肉食來源有如此差異的看法與選擇。

就印度和美國而言,一個是放任聖牛滿街跑卻不會想去消費宰殺的民族,美國卻是牛肉高據紅肉消費數據的寶座,兩者之間都在「最佳化理論」的平衡下出現這樣的癖好。根據作者的考據,古早的印度,約西元前1000年左右,不但沒有禁止吃牛肉的規矩,甚至在印度北部它還是最常吃到的肉食。而是在後來因為人口數量增加,持續開發所造成的環境變遷,養牛吃肉的成本提高,人們無法負擔牛肉的供應,農人也需要耕牛來維持農作發展,禁吃牛肉包裹上宗教的糖衣,成為印度根深蒂固的觀念。即使是到了現代,新科技的發明使得曳引機取代了獸力進行耕作,但印度農場的型態關係,使用曳引機不一定符合農民的需要,他們也不見得負擔得起使用曳引機的成本,所以耕牛仍舊有其保存價值,但這已經是比較早期的文獻,不一定符合現在的實際情形。作者指出:「對於印度來說,牛肉的禁忌強化了他們盡可能長久保有牲畜的決心,這些牲畜強化(而非削弱)了農耕生產體系的長期效益,而且在必須營養成份的消費方面,也減少了因種姓制度而造成的不平等。」也因如此,印度這塊土地才得以充滿人類的生命。

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國,牛肉卻是消費的大宗。誠然美國人不是一開始就嗜食牛肉,這當中也經歷各種肉類喜好的消長演變,最後因為生產和消費模式的改變,並在業者與聯邦政府的推波助瀾之下,牛肉成為肉類消費的大宗,這一切的轉變卻只不過是短短幾十年間發生的事。對於美國人來說,適於食用的食物就是適於銷售的,而對於肉類偏好的等級排序乃是迅速順應營養、生態、經濟和政治等條件的種種奇特組合所產生,而非一成不變流傳下來的遠古文化遺產。

豬肉是穆斯林與猶太人禁忌的肉類。他們因為宗教的禁忌而不吃豬肉,追根究底起來,這樣的理由與印度人不吃牛肉的原因類似:因為環境的變遷,使得當地飼養豬隻作為肉類供應來源的成本太高而逐漸捨棄,將之捨棄了之後,經典編寫者將之蒐集、納入宗教的經典當中,使之流傳而成為代代相傳的傳統。

作者以「最佳化覓食理論」來解釋為什麼歐洲人不吃昆蟲或其他如蜘蛛之類的節肢動物,以及為什麼人們豢養寵物而不是吃掉他們。有數百種文化認可吃昆蟲的行為,視其為珍饈美味,在歐美製作的旅遊節目中常將這樣的食物加上古怪的形容詞。對於歐洲美國等經濟富裕的地方來說,他們得到更多充裕的其他肉源供應,自然不需要吃花費更多時間成本才能得到的昆蟲或其他小東西,作者也以此解釋除了有毒無毒之外哪幾種昆蟲比較受到人們的青睞而選擇食用之原因。同樣的,貓、狗及其他寵物也是因為類似的想法而不被人類吃。除了肉源供應充足外,也因為寵物的其他附加價值讓人類選擇豢養而非食用他們。

吃得更好

而最後一章中,作者提出了他的結論:「當某種飲食方式呈現出本益計算的最佳化時,並非說它就是一種最佳的飲食方式。」或者換句話說,人們傾向使用「最佳化覓食理論」,有更好的食物就會捨棄原先的。現在我們所有的不見得完美,卻是相對而言最符合目前所需的狀態。

這本書從另一種角度更深入的探討了對於肉食的禁忌。在我們求學之途當中所學到關於各地飲食的禁忌解釋層面比較單純,大多以宗教禁忌輕輕帶過,但宗教追本溯源也是由人類所創,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自然環境的影響。作者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為什麼我們吃得是這個?」出現在餐桌上的食物不僅僅只有好吃而已,他們背後的歷史和最終被端上餐桌的原因,細細咀嚼這些意義,精彩程度可不輸食物本身的滋味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