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悅閱欲試徵文開始了!

~100-101教學卓越計畫2-5-1.閱讀與您為伴~
指導單位:教育部技職司 .主辦單位: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 .承辦單位:圖書資訊館
徵文時間:2011/3/28(一)~5/25(三)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NO.36「台灣味道」讀後心得


        最初勾起我的好奇並翻閱書本的是印在書背上詩人的名字,我揣度著詩人不寫詩時,拾筆描繪台灣傳統小吃會是什麼況味?焦桐以非常易親近的文字書寫台灣常見的市井小吃,如豬血糕、蚵仔煎等,文章讀來就像熟稔的老友娓娓敘述街坊巷尾的吃食,內容時而幽默詼諧,時而憂心感慨,時而穿插過往回憶。整本書選用厚質粗樸的紙張,以水墨渲染為插圖,圖片也許是攤販街影一隅,也可能是台灣早期工藝品如竹椅、瓷碗等,為讀者創造一種回返早期台灣生活的「樸舊」感,讓書本帶著濃濃台灣風情。捧書慢讀就像觀賞一截台灣飲食文化的切面。詩人擅於描繪食物的滋味及召喚讀者飲食回憶,如湯頭的鮮美、肉品的嫩滑,常讀著讀著就感到口水直流、飢腸轆轆,必須馬上打開冰箱找食物祭五臟廟才能止住被文字挑起的飢餓感。

        豬血湯、白湯豬腳、鐤邊趖、肉圓、鯊魚煙、炸排骨、客家小炒,書本一翻開就像被施法般自動從記憶深處喚醒食物的香氣,經文字挑逗,眼前開始出現一道道曾在餐桌上的菜肴,比如其中一段對米粉湯的描述:「湯要美,先得餵鍋子美味。那鍋米粉湯熬煮過頭骨肉、臉頰肉、肝連肉、大骨、豬皮、豬大腸,湯頭非常腴美,實不必再作任何調味。」或是「店家採用油較少的豬後頸和前腿肉,先爆香炒過,除油,再以文火長時間滷煮,令肉臊有一種滑嫩綿密的美感。」等等,闔上書本時,菜肴的熱氣騰騰、油滑濕亮歷歷在目,彷彿從市場攤販前走了一圈回來。

        除了對食物滋味的細膩描寫外,作者亦對傳統小吃的歷史來由作了一些論述解釋,如我們熟悉的鐤邊趖,來由可能是從明朝戚繼光打倭冦時,老百姓勞軍準備各種粿食,但因軍情緊急「百姓來不及做粿,直接把做餡的肉儒配料放入鍋煮湯,加入米漿攪拌而來的。或是對「客飯」的解釋:「從字面上看,『客』字顯然並非用來修飾『飯』的綴字或形容詞,而是數詞,即一客兩客三客的客,乃論份出售的飯;一份客飯裡包含了一道主菜,湯、白飯、茶水則任意取食。」解答了許多潛藏在飲食小事裡的歷史文化;同時提及了很多我們未曾留意的南北飲食差異,以大腸蚵仔麵線為例,南部大多為蚵仔麵線,北部大多為大腸麵線,雖然只是材料上的小小差異,但還是很令人驚訝,小小台灣在飲食上還有很多南北地域差異,每一種地域差異或不同處理手法都是上一代品味的累積,而延續迄今,形成現在的面貌。

        書中提到對古早味的懷念與認同,不單因為「古早味」是前一代人生活方式的註記,「古早味」因外在條件的嚴苛,通常處理食材方法總是耗時而天然的,在味精還沒有氾濫的年代,一鍋高湯裡永遠只有大骨與蔬菜配料最自然、複雜的醇厚鮮香,那時候的美式速食還沒如此普及,番茄醬不是餐桌唯一調味品,小孩們沒有人手一盒嚼著高鹽高納的薯條,而是一匙一匙喝著清甜的地瓜稀飯。當然美式速食不是毒藥,微量味精具有提味效果,但是當普遍民眾的味蕾只能辨識強烈而扁平的味道,缺乏對細緻韻味的要求,反而是這個時代的損失,這也是作者為何選擇書寫傳統小吃的原因,除了小吃是對台灣飲食文化最好的詮釋,還有一部分是對食物細緻風味品評描寫,米糕之美應是如何, 風味絕佳的滷肉飯不一定是大排長龍的名店,好的鳳梨酥內餡與外皮口感如何等等,藉由作者對風味的喜好與食材製作的介紹,讀者可以比對與理解自己的好惡,甚至可以把這本書當作美食地圖使用,依循書後的附錄按址索驥,一一造訪與品嚐何謂「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好味道。」

        飲食習慣刻劃著集體的記憶與文化,而這記憶隨時代遞變,從古早味到現在西式、日式、外來文化的混血,但不論如何轉變,我們總會想在濕冷的冬季吃一碗薑母鴨、逛夜市時點一份蚵仔煎。而記憶中最棒的台灣味道,也許不是多麼複雜精緻的味道,可能只是小巷轉角那家從孩提吃到大的小店,在清冷的深夜坐在小店的角落,喝上一碗熱騰騰的魚湯,那份暖意足以一直帶到夢裡。

        那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台灣味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