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悅閱欲試徵文開始了!

~100-101教學卓越計畫2-5-1.閱讀與您為伴~
指導單位:教育部技職司 .主辦單位: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 .承辦單位:圖書資訊館
徵文時間:2011/3/28(一)~5/25(三)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NO.4「巴爾札克與小裁縫」讀後心得

這本書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71~1974年文化革命運動期間長江沿岸的鳳凰山上,書中對於文化革命運動多有著墨且描繪詳細;兩位男主角是兩位接受勞改的紅五類知識青年,馬劍鈴和羅明原本都是醫生的兒子,卻因為文革的變動而來到窮鄉僻壤的山裡,和山中這些目不識丁的貧窮農民們在階級上存在著相當大的落差,而從階級差異中感覺的出十分明顯諷刺的味道。

其中區隔階級最明顯的三個意象就是馬劍鈴的小提琴、羅明的鬧鐘,以此兩條線貫穿全片。對山裡頭的貧困農民來說,小提琴和鬧鐘一開始都是功能不明的資產階級產物,卻意外的帶給生活不少娛樂和方便。馬劍鈴的琴拉的不錯,一曲臨時改名為「莫札特永遠想念毛主席」的莫札特奏鳴曲挽救了這把小提琴可能被砸毀的悲慘命運,後來更為主人的愛情犧牲奉獻,轉手給了一位婦產科醫師,而最後馬劍鈴旅居法國靠的大半也是一手出色的琴藝。而羅明的鬧鐘亦不容小覷,除了太陽之外,這個文明產物首度改變了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小隊長靠設鬧鈴來控制工作時間分配,就算是女人們也無法抗拒這滴滴答答的秘密而把它拆卸研究了等等。

除了小提琴和鬧鐘之外,四眼皮箱裡頭的那一堆禁書或可說是另一個重要的文明象徵;而相較於兩條主軸,皮箱裡的魯迅,巴爾札克《高老頭》、《貝姨》,果戈里《死魂靈》、斯湯達爾《紅與黑》、福樓拜《包法利夫人》…等等,這些書像是暗示裡乍現的曙光一樣,點亮了三個年輕人的靈魂,也照亮了整個村莊。原本應該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知識青年,卻反過頭來影響了整個農村。透過羅明精采的說故事技巧以及跑龍套的馬劍鈴,農村裡的人們看見了外頭的世界,帶來了大海、水手、錨等等原本可能永遠不會出現在他們生命中的東西。

長江三峽大壩的修築淹沒了部份土地,居民只能搬遷到他處;而那些失去的土地就像過去的時光、跟不上時代的思想一樣,無法再存在於「現在」這個空間。從原本不識字的山裡姑娘到追求自我價值的現代新女性中間思考模式的轉變,反應了時間的真實,小裁縫只是走的比其他人快了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