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悅閱欲試徵文開始了!

~100-101教學卓越計畫2-5-1.閱讀與您為伴~
指導單位:教育部技職司 .主辦單位:教學卓越計畫辦公室 .承辦單位:圖書資訊館
徵文時間:2011/3/28(一)~5/25(三)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NO.7「自慢: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讀後心得

在《自慢社長的成長學習筆記》一書中,有許多令人當頭棒喝,醍醐灌頂的好句子,當然也有許多我還無法完全理解、體會的社會工作圈,但這不阻礙我在思想上又更上一層的改變。細細品味、咀嚼、思考每句話真正的涵義並從中獲取了許多。

在第一章第一節標題:工作像螞蟻,生活像蝴蝶。讓我有了興趣開始往下閱讀,看似簡單道理,在自然不過的話,卻讓我覺得他道盡了人生。人生一輩子的探索學習歷程,應該像螞蟻一樣勤快、全力以赴,而非悲哀和脆弱,我個人認為那都是人的態度所影響的。此書也提及很多態度問題,不管是工作時的態度還是工作能力所需的態度亦或是人生的態度。我覺得不管能否做到最好,最重要的都是應該往正面並積極的觀念去執行去學習。而生活像蝴蝶,我想這應該是大多數人都要好好去學習、改變並體會的層面,或許說學習很奇怪很沉重,擁有多彩多姿的生活不就如同蝴蝶一般嗎?但我覺得何先生的蝴蝶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像蝴蝶。他看什麼事都是快樂的、樂觀的,充滿變化,不斷的探視、發現、採擷。高興如此,生活亦然。如同他說的:「快樂是生活的本質,探索也是樂趣的泉源。」如何能擁有正面態度,豁達、快樂的生活並在生活中積極努力的工作,這之中的平衡點,還是得靠自己去培養感受。

在書中還有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認輸逃避的名子是「這不是我的興趣」。我想這句話也揭開很多人不想承認的真實面紗吧!我們總是在不斷逃避或是不想學習亦或是不想承認失敗時,說出「這不是我的興趣」,用以欺騙別人安慰自己,好逃離受困的窘境。但這種說法在此篇中我好好自省了一番。很多時候並非這不是我的興趣,而是我自己想抄捷徑、懶惰,不肯學習另一項技能只希望借助他人之手能快速解決問題。很多時候並非這不是我的興趣,而是我不想承認,我無法做到最好。但在文章中我得了重要的一段話:「最悲哀的人則是禁不起挫折的打擊,跨不過生命陷落的缺口,而退縮、而轉變,學書不成,學劍也不成,回首一生,啥都不是。」我不想成為那悲哀的人,不斷的用謊言安慰自己;我不想讓自己一生啥都不是,到老時一片空白。或許真有些東西真的不是自己的興趣,但在說這句話前,更應該仔細思考,而不是直接反應。

總結書中重要觀念,就是「成功的最關鍵處在態度」,而態度也是最基本,大家所共知的,但卻也是最難做到的!在書中學習了很多,反省了很多,期許有天也能如此找到自己「自慢」的本事。

NO.5「巴菲特的第二專長」讀後心得

巴菲特是精於投資之道的股神,更是才華洋溢的管理者。

從前巴菲特是個站在眾人面前演講會怕得半死的人,但後來他發現戴爾‧卡內基有關公開演講的課程,從此改變的了他的人生。他不但培養出在眾人之前演說的勇氣和技巧,更學到如何結交朋友和激勵他人。卡內基的課程對他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教誨。

他一再研讀卡內基的著作,「如何贏取友誼及影響他人,又譯:人性的弱點」,這本書成了他待人處事的聖經,更是他管理理念的基石。

理有很多層面,例如:X理論是鞭策員工,以員工為"惡"作為設想;Y理論是激勵員工,以"善"作為設想。斥責型、激勵型等等,在巴菲特心中卻是以激勵他人、多誇獎、多鼓勵,不以責罵的態度去面對它的經理人。

因為他知道自己一個人要勝任管理這些龐大的公司,是不可能的事情。讓稱職的人完成這些任務,所以充分授權。每個人都不喜歡被人管,大家都希望照自己覺得適合的方式去經營。而當公司授權的程度到幾乎是"自己的"時,他們會工作的更賣力,因為這已經關係到他們的自尊。

巴菲特授權的規則很簡單:每家企業都是獨一無二,員工比你更能做好各自負責的工作。最重要的是雇用的經理必須誠實。

菲特重視第一印象,第一印象會讓人給你定型。就像巴菲特和貝莉爾見面時,貝莉爾 一位成功的行政主管,帶領潘尼百貨的珠寶零售部門。他們的見面是貝莉爾為了爭取海茲伯格鑽石店執行長職位的面談,他主動去機場接她、稱讚她,並請她吃飯。在她接下工作後不過幾個月的時間便讓她有巴菲特這個大家庭一份子的感覺。

貝莉爾對她的第一印象怎麼樣?這是個我樂意為他效勞的傢伙」。試想如果巴菲特沒有這麼做,她的第一印象可能認為他是個高不可攀的億萬富翁,讓她不會想為他效力的老闆。她可能不會接下這份工作。

※如果你想如願行事,就要以友好的方式展開與對方的互動。

「人性最深刻的原則,是受到肯定的需求。」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過的,巴菲特沒有忘記這點。他體認到,我們都需要覺得自己很重要。

美國鋼鐵公司前任執行長查理士‧施瓦布。也是首位坐擁百萬年薪的執行長。他如此受景仰,不是對鋼鐵業的了解,而是在於他激勵員工的熱情。

瓦布說:「我認為激發員工熱情的能力是我最大的資產,讚賞與鼓勵是激勵人發揮最大潛能的不二法門。沒有什麼會比上級的批評更能扼殺一個人的企圖心。

自己也思考過這段文章,剛好運動會那天便碰上了。系學長教我們接力賽的技巧與重點,在過程中,難免會有人出錯。系學長口氣不免會變兇,這時候的我試想,大家心裡是否多了一份壓力,多了一份害怕,多了一份怕出錯的心理?!那如果系學長是鼓勵大家、激勵大家,告訴大家他們有多重要,那他們是否會多了一份自信與對自己更高的期許?!在跑接力時,那大家是否更能發揮自己的能力?!

還有工作時,主管常常會在旁邊"怕哪量"。做錯時,他會以不耐煩的口氣對我說話,或是臭臉;但是做好時,卻從未聽過他給予的讚賞。而每當被他責罵時,所有的工作鬥志都瞬間被澆熄。雖說有時會因為氣憤而激起鬥志,但是那份對工作的熱情卻很容易被澆熄。

沒有人喜歡被批評,不管職位再高、EQ再好都不喜歡,因為這樣會讓對方興起防衛心態,傷害他的自尊,尤其當你是在大家面前給他難堪,可能會因此心生憎恨。所以經理犯錯時,巴菲特不批評,而是試圖了解甚麼地方出了錯?試想,台灣社會人是否很多人在犯錯的第一時間是責怪他人?批評他人?而不是先了解是否是自己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在第一時間也不會立刻承認自己的錯誤。

位好的管理者要如何管理好他的部屬,從華倫‧巴菲特身上我們都看到了,而且他的例子也都證實他是個成功的企業管理者。良好的第一印象、讚揚部屬,不吝於鼓勵、表揚、不輕易批評,讚揚於人、批評於事,在該針對的人、事、物分得清清楚楚。了解部下的需求以此為訴求,使其更投入工作,並對工作不是只有"工作"的想法,也將公司設定為自己的目標。

藉由鼓勵他人,達到激勵他們的效果,並引導他人想到正確的點子,這樣比直接將正確的答案告訴他們效果更大。

最後一點,他做了很多大企業家未必敢做的一件事 ─ 承認自己所犯的錯誤。犯錯時應該勇敢面對,迅速、明確的承認;否則會讓人覺得我們在隱瞞甚麼,如果是主管犯錯,會讓員工有層不信任感。華倫‧巴菲特做了一個良好的模範,並贏得員工及股東的信任。

了解人心、清楚人心的弱點,不刺破而是找到自尊、自信加以鼓勵,激勵,使他們有更好的突破。會管理"部屬"比會管理"事"重要吧!我想這也是華倫‧巴菲特如此成功的原因之一。

NO.4「巴爾札克與小裁縫」讀後心得

這本書的故事背景發生在1971~1974年文化革命運動期間長江沿岸的鳳凰山上,書中對於文化革命運動多有著墨且描繪詳細;兩位男主角是兩位接受勞改的紅五類知識青年,馬劍鈴和羅明原本都是醫生的兒子,卻因為文革的變動而來到窮鄉僻壤的山裡,和山中這些目不識丁的貧窮農民們在階級上存在著相當大的落差,而從階級差異中感覺的出十分明顯諷刺的味道。

其中區隔階級最明顯的三個意象就是馬劍鈴的小提琴、羅明的鬧鐘,以此兩條線貫穿全片。對山裡頭的貧困農民來說,小提琴和鬧鐘一開始都是功能不明的資產階級產物,卻意外的帶給生活不少娛樂和方便。馬劍鈴的琴拉的不錯,一曲臨時改名為「莫札特永遠想念毛主席」的莫札特奏鳴曲挽救了這把小提琴可能被砸毀的悲慘命運,後來更為主人的愛情犧牲奉獻,轉手給了一位婦產科醫師,而最後馬劍鈴旅居法國靠的大半也是一手出色的琴藝。而羅明的鬧鐘亦不容小覷,除了太陽之外,這個文明產物首度改變了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小隊長靠設鬧鈴來控制工作時間分配,就算是女人們也無法抗拒這滴滴答答的秘密而把它拆卸研究了等等。

除了小提琴和鬧鐘之外,四眼皮箱裡頭的那一堆禁書或可說是另一個重要的文明象徵;而相較於兩條主軸,皮箱裡的魯迅,巴爾札克《高老頭》、《貝姨》,果戈里《死魂靈》、斯湯達爾《紅與黑》、福樓拜《包法利夫人》…等等,這些書像是暗示裡乍現的曙光一樣,點亮了三個年輕人的靈魂,也照亮了整個村莊。原本應該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知識青年,卻反過頭來影響了整個農村。透過羅明精采的說故事技巧以及跑龍套的馬劍鈴,農村裡的人們看見了外頭的世界,帶來了大海、水手、錨等等原本可能永遠不會出現在他們生命中的東西。

長江三峽大壩的修築淹沒了部份土地,居民只能搬遷到他處;而那些失去的土地就像過去的時光、跟不上時代的思想一樣,無法再存在於「現在」這個空間。從原本不識字的山裡姑娘到追求自我價值的現代新女性中間思考模式的轉變,反應了時間的真實,小裁縫只是走的比其他人快了些。

NO.3「乳房的歷史」讀後心得

近來從金曲獎、坎城影展到奧斯卡頒獎典禮,明顯可見鎂光燈不聚焦在演技內涵上,反而特別留意明星的裸露和穿著。胸部大小、身材胖瘦備受討論,營造出紙片大胸的審美標準。由此建構的乳房文化說明:乳房是需要被修正改造的,並和女性身體意識產生了疏離。《乳房的歷史》中,作者跳脫編年框架,以人類文化史的角度,娓娓道來乳房在人類文明裡的意義;這部研究依據傳統疆界和主流文化視角,以歐美為中心開展敘事。以下對照其內文兼引中國文學書證試作論述。

神聖的乳房

書中首先談到乳房神聖性。原始社會出現的袒胸露乳石雕大多與生育相關,哺乳在食物缺乏的年代有著繁衍後代的重要意義。而文革時期有部《紅嫂》的戲劇也有類似情節,革命戰爭的動亂年代,糧食短缺、三餐不繼,逃難中婦女用乳汁救助饑渴的傷患,同樣為乳房抹上聖潔色彩。

時間和地理環境的阻隔不影響乳房歷史的互文性。古埃及地位崇高的女神伊希斯最常見圖像是給兒子荷魯斯餵奶,同時對應了瑪利亞哺育耶穌的聖母圖。羅馬人建國傳說則是母狼哺嬰神話,回歸到哺乳的神聖主題。作為西方文明源頭的克里特文化,出土文物常見袒胸露乳手舉雙蛇的女神塑像,據考訂這象徵婦女掌握相當權力威勢,並警示人們切勿冒犯,或許乳汁和毒液間還有某種暗示聯想。而到中世紀,聖母哺嬰形象更為常見,盛傳其乳汁具有神奇魔力。

情色的乳房

時序更迭,乳房在人們心中多少帶有性暗示意味,對異性具有一定影響。古希臘史詩《伊利亞德》記載:美女海倫引發長達十年的特洛伊戰爭。經過苦戰特洛伊奪回海倫,正當海倫前夫準備處罰為自己戴綠帽的妻子時,突然看到她裸露的乳房,震驚之餘拋下利劍,原諒了紅杏出牆的海倫。因此西方諺語中「海倫的乳」帶有毀滅涵義。

類似紀錄如《隋唐遺史》,據傳楊貴妃和安祿山私通,被抓破了乳房,於是發明胸衣「訶子」遮擋。又傳貴妃有次喝酒、衣服滑落,唐玄宗形容道:「軟溫新剝雞頭肉。」安對下聯:「滑膩初凝塞上酥。」玄宗毫不在意,還笑道:「果然是胡人,只識酥。」下聯描寫觸覺,未免過分,後人評論:「若非親手撫摩過,那識如酥滑膩來?」中國並不常見如此輕褻的描寫,風氣開放、出身胡族的唐朝或許卸去不少禮教包袱。如《漢雜事秘辛》描寫漢宮廷對梁瑩的體檢,堪稱鉅細無遺,其中提到乳房只有「胸乳菽發」草草帶過。菽是豆類總稱,形容雙乳剛發育,彷彿嬌嫩的初生豆苗。

中世紀歐洲教會視裸露女體為「地獄之門」,捷克宗教家胡斯公開指責愛穿低領的婦女把乳房弄得像兩隻翹起的角。傳統學者總將它當作譴責對象,認為這是誘惑男性的利器。法國詩人馬羅詛咒:「乳房除卻皮本無可言,懸掛低垂如同旗幡。碩大醜陋噁心的乳房,汗濕時發出盈盈麝鹿馨香,使成千上萬男人命喪。」

家庭的乳房

近代荷蘭脫離西班牙統治開始享受富足生活,社會風氣要求婦女多盡家庭義務,強調以母乳餵養嬰兒,據說母乳是從母親的血中產生,對孩子未來成長極為重要,意即家居生活意義在於乳房。

中國強調餵養母奶也是近代蔚成的風氣。和18世紀前的西方類似,傳統貴族家庭聘請乳母而不親自餵養。古代西周率先設立乳保制度,作為皇家乳母,是貧苦人家婦女晉升社會階級的途徑之一,較婚姻來得容易正當。哺育的皇子及位後,乳母自然成為顯要人物,甚至足以擾亂朝政。此處也反應東西差異,中國乳母涉入哺育家庭頗深,除了餵奶還有保護孩童責任,甚至與全家同進退,為主人復仇、撫養遺孤也常見,而與主人家庭最重要的連結即為乳汁。

政治的乳房

至現代,乳房染上政治色彩。如法國革命象徵就是一個裸露乳房的婦女形象,有時甚至是十多個乳房代表多重理念:理性、平等、自由等。1830年法國畫家德拉克羅瓦的《自由引導人民》,繪出裸露乳房的女神帶領人民勇敢向前,以歌頌革命精神,此處又成了反抗舊秩序的圖騰,體現無關色情的政治意義。

二次大戰尾聲的巴黎,法國女星沙佩爾站在車頂掀開衣襟,像德拉克羅瓦筆下的自由女神一樣露乳高唱國歌,頗具往昔風範。1978年發行的200法郎紙幣也是用這幅圖畫,部分國家因其暴露而拒用。

乳房政治化現象讓人聯想到一本小說—北港香爐人人插。書中影射到女性政治人物以身體換取地位的情節發展,引起極大討論。書中有意識地將女體物化成有價物品,更直陳無隱的以男性政客之口詳述陰部及乳房,以「用女人身體顛覆男人」口號反諷現實。女主角曾述:「當女性主義者面對胸罩時,她進入真正的難題。如果她沒穿,人們兩眼瞪著她晃動的乳房,然後腦袋有性幻想。嘴巴說這女人滿街勾引男人,令人鄙夷。如果她穿了胸罩,那顯然證明新女性也跳不出傳統的束縛。」不幸後來罹患乳癌,必須切除一邊乳房。女主角受訪時宣稱:「乳房不過是社交工具」,灑脫地道出許多女人難以言說的心聲。

由文本和對照閱讀,能夠發現本質所需的價值是應超越任何領域之上,不論家庭、宗教、商業、醫學等。這種價值應該是源自於人本的尊重和關懷,並且跨越政治黨派意識,就像將乳房與淫邪玩物做出區隔一樣。詩意的乳房應該退出男人的視野,女人試圖在這個社會奪回屬於自己描述的權利。

NO.1「Sweetness and Power: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讀後心得

Sidney W. Mintz是美國的人類學家,其最廣為人知的研究成果在於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的農業、經濟與食物歷史等方面。Mintz對蔗糖的研究興趣起源於他在波多黎各島上早期的人類學田野經驗,那是他第一次在美國本土以外進行田野工作,研究範圍即是波多黎各南部海岸的一個小型的甘蔗工人社區。

原本Mintz對於蔗糖毫無概念,但透過這次的田野經驗,他開始對糖的世界產生好奇。Mintz以糖綿長又富悲劇性的歷史與糖在日常生活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為主幹,著手撰寫《Sweetness and PowerThe Place of Sugar in Modern History》,闡述由糖、奴隸勞動及西方帝國殖民所交織出的血淚史,討論蔗糖在西方社會的出現與滲入社會的行為,與蔗糖的生產消費變化及隱含的社會意義。

本書共分為五個章節,分別是〈Food, Sociality, and Sugar〉、〈Production〉、〈Consumption〉、〈Power〉與第五章〈Eating and Being〉,因各章討論內容龐大,礙於篇幅規定,僅以本書結論(第五章)為心得文本。

Eating and Being〉主要是表達作者針對糖本身,以及糖在現代社會研究走向的看法。由於蔗糖擁有人類偏好的甜味、豐富的能量產出、高度的能效轉化率與低廉的價格,故使得消費者無法抗拒這項新興產品。1965-1900年以來,因為蔗糖的生產技術提升與應用範圍擴大,造成人工蔗糖快速擴張,也令蔗糖由原本昂貴的舶來品,轉變成便宜的商品,甚至是廉價的日用必需品。

溫帶國家消費國(歐美)以重商主義為本,透過各自的熱帶殖民國生產蔗糖。這一連串的生產銷售行為刺激國與國間的商業活動,使各國金融階層崛起,也令宗主國的工業製品與殖民地的產品消費更顯熱絡,而產業發展的興起與文化交流亦改變雙方的文化價值觀。

歐洲國家始於十五世紀的資本主義大航海,讓各強權將本國文明隨著越洋遠航的貿易殖民,也移植到殖民國家。文中提到精煉糖是現代化與工業化的象徵,是發展中國家用來象徵或渴望社會地位認同的消費隱喻。捨棄傳統食用糖,擁抱新精煉糖的消費模式不啻為殖民國模仿宗主國消費文化的一例,亦是殖民國上層階級接受了宗主國商人為商業傾銷所創造的新價值觀。而蔗糖商人巧妙將傳統食用糖包裝為富有異國特色的「傳統佳餚」,也使得已被鄙棄的傳統糖搖身一變為富人餐桌上的昂貴天然食品。

本文另一重點在於蔗糖影響飲食消費現代化的過程。討論的層面包含工業食物的興起、外食機會的增加與吃飯作為一項聯繫情感儀式的衰落。自從壓縮人們各種活動所耗費的時間成為增加時間的唯一途徑,消費工業食物與出外用餐變成節省時間的好辦法。

相對於本書付梓的1985年,西方從2000年起,對於全球食物供應系統的反動、工業食物系統的不信任、和鄉村後生產主義的轉型,興起在地農業食物系統local agro-food systems。雖然在地農業食物系統源自西方農業,但其鑲嵌概念(embeddedness)與另類農業食物網絡
alternative agro-food networks)都可用來證明隨著時代的演進,本文當初所描述的現代化過程已經又再度改變,當初消費者雙手擁抱的工業食品,現今已充滿疑慮。對於品質食物的追求,令消費者會開始思考食物的在地性,生產供應鏈等過程。

因為食品科技的進步,時空的壓縮,使得我們隨時都可方便的取得任何食物,Mintz警示著外食會使我們抹殺掉「共餐」的社會意義。但筆者就日常參與觀察同學飲食習慣的結果,發現雖然食物取得的便利性很高,但不僅不影響共餐的行為,反而更促成分食的特殊現象,藉由食物的分享與交換,更加促進彼此的感情。

作為一本書的最後一章,本文不僅完整回答導言所提出的問題,並且在文中前後呼應研究發現,並歸納出自己的論點,值得學習。但作者在文中也提到自己某些論述偏離主題,亦影響讀者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思,若本文能有小標題重點提示,相信可協助讀者更快了解文章概要。但無論如何,對於Mintz能以歷史人類學的觀點,將蔗糖這項不起眼的食物,從其發展的數百年間抽絲剝繭出特殊的重要性,並將隱藏其中的晦澀一一揭露,實在令人佩服,也讓筆者明白事情沒有所謂的「本來如此」,只是自己鈍於探究